泡泡鱼?泡泡玛特为试图通过此举获取融资,次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到520
泡泡鱼,一个可打八折、促销超好用的国产母婴零食。
夏日当天,成立不久的泡泡(北京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泡泡鱼”),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举办了第一届“泡泡鱼·中国宝宝星球发布会”,向外界公布了公司发展的最新动向。
以“新造型母婴”为主营业务的泡泡鱼,创立于2012年,2017年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,2017年,泡泡鱼完成由港股私有化退市,2021年3月,“二次上市”。
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,2018年、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1-6月,泡泡鱼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.88亿元、12.28亿元、20.09亿元、8.13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4245.18万元、4402.63万元、7050.54万元、5118.94万元。
可以看到,泡泡鱼的营收从2018年的11.25亿元上升至2021年的20亿元,净利润则从1.12亿元上升至1.48亿元。
然而,公司的收入和利润都能够“螺旋上升”,为何上市首日市值仅在当天便破百亿元?
实际上,这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当日资金雄厚的助推。
据招股书显示,在上市前夕,次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到520%,而在开盘后的2小时内平均涨幅也达到580%。
其中,11只次新股的中签资金仅约3.4万港元。
与此同时,虽然泡泡玛特的市值“节节攀升”,但其背后的股东却已经在折戟IPO。
其中,招股书显示,泡泡玛特的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中,持股比例在5%以上的股东共11名,在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%以下的股东共35名。
不仅如此,IPO前夕,曾获得诸多明星资本的PE机构、VC/PE纷纷落袋为安,其所持有的泡泡玛特市值均蒸发超百亿港元,最新市值约263亿港元。
对此,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表示,若该等市场行情持续,上市公司的股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跌,公司采取了被动处置自身投资关系和财务状况方面所需的流动性,回收这些资金以缓解上市公司流动资金紧张,并使上市公司在未来能够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。
为何烧钱扩张门店
“盲盒经济”走热之后,二级市场炒作也活跃了起来,公司在发展中也显得更加焦虑。
泡泡玛特为试图通过此举获取融资,开启了疯狂的扩张之路。据招股书显示,2019-2021年,泡泡玛特的门店数分别为295家、510家和1111家。2021年,泡泡玛特单店收入分别为3.5万元、3.9万元和6万元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尽管泡泡玛特的营收规模在不断扩大,但净利润却在逐年下滑。2021年,泡泡玛特的净利润为8820万元,相较于2020年的2.62亿元的净利润下滑了40.6%。
对于净利润的减少,泡泡玛特也表示,是由于2021年受疫情影响的门店数及平均售价下滑。
财报显示,2021年泡泡玛特的收入主要由新品发售带动,其中,2018年上市的MEGA珍藏系列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,占比超过70%。2020年,MEGA珍藏系列营收同比增长35倍,毛利率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,净利润同比增长75倍。
但泡泡玛特认为,由于2021年下半年受全球疫情影响,公司的海外业务及其他海外业务仍处于正常经营中,收入占比相应有所下降。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