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黎苗戏楼:我们到现在一年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
九黎城苗绣楼
苗绣,古时,因服饰朴素,一般用作高领的红色少女布景之用。九黎城苗绣楼依山而建,建筑形式是:小楼,大厅,小院,大门,各式各样,古色古香。
九黎城苗绣楼,坐落于湖南苗族苗族最为富庶的坪塘地区,这里的九黎村,也是现在的苗绣村。
九黎城苗绣楼,位于坪塘镇城安村。城安村,曾称“城黎”,始建于宋代,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,清代由苗族村落重走湖南侗族村落先民过街穿行的足迹,形成的一个土气苗寨。
宋代城安镇城安村,多有寨坎,谓之寨坎头,高40米,寨上白墙,金碧辉煌。如今,寨坎头已初具规模,“北依城安,南乘洋槎,东至永定,西枕坪塘,东望坪里,右倚城安河,故村落环路,寨门一关,寨后坪垅,上有寨坎,故名城安。”
昔日的寨坎头,农耕文化源远流长。在城安,寨坎头曾经是村镇中心,溪边有曾公家的“无讼”小学,解放后原为福州市城郊农业局的办公地点,1965年,原区委组织部撤县设区,城安乡更名为城安村,成为了城郊城郊乡的一方特色产业。上世纪90年代初,城安村建起了当地唯一的“无讼”小学,以此教育引导村民讲文明、树新风。城安村党支部书记许磊在学校的带领下,鼓励学生读书写作,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捍卫者,让文明在城安落地生根。如今的城安村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农村生活清洁优美,乡风文明逐步形成,居民思想觉悟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产业兴旺 乡风文明高歌“小康”
“在家门口就能挣大钱,政府给的政策、保障真多!”走进城安村的大柳庄村,82岁的王代珍看着“以前没人做,现在都做起了产业。”王代珍笑呵呵地说,几年前,王代珍带着孙子和乡亲们外出打工,没技术、没经济,生计更是捉襟见肘。“可政府给了政策,村里搞起了绿色大棚种植,村里流转土地用于种植的,我们到现在一年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,这才让我们安心了。”说起村里的变化,王代珍和儿媳妇高兴地说。
近年来,随着产业兴旺,城安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,“两委”干部引领,村集体经济壮大,群众脱贫致富,家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在福丰村,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,村庄环境也焕然一新。“以前我们村环境卫生非常差,每天清扫村庄两旁的落叶、烟头等垃圾,现在村子也建设了亭子、游步道,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”游客刘长清说。
“我在这里看见你家的屋子很大,之前我们村有一段路需要修路,这条路的道路是从村口一直通到村子的道路。”说起村子现在的变化,村民刘振英深有感触。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