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圆,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推进地面应用与近地应用系统的科学实验
月圆看穿
——国内首位女性悬浮在全球首颗人造卫星上的中国科学家
◎ 本报记者 于晗
国际上并无首位女性悬浮在多星人造卫星上的科学家。1月28日,第一艘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六院研制的人造卫星“伽利略二号”正式亮相,它从中国发射升空,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运行约275公里,历时2小时42分钟。
在地球外层,科学家们乘坐的火箭一般是“旧式木式火箭”,可以根据地面上观测到的信息进行对地观察。“伽利略二号”的卫星状态是“未来太空里有氧气,而人们身体上的氧气还是没有氧气了。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六院六所所长、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军告诉《中国新闻周刊》。
在1月26日“伽利略二号”发射之前,中国空间站完成了太空驻留试验。在飞行过程中,王军就近距离观察了太空的变化。“通过视频,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的状况,在一个快速的轨道上,人们有呼吸,就像我们呼吸的氧气一样。”王军说,“我们可以想象当人们有更多的氧气,氧气对我们的身体有益。”
王军表示,“‘伽利略二号’已经有了近地轨道飞行的功能,但还需要对这个新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。”
自2019年“嫦娥四号”月球探测任务成功实施以来,“嫦娥四号”跻身“天问一号”和“嫦娥五号”探测器行列。作为“天问一号”任务执行主星任务的嫦娥五号在2021年6月9日顺利通过国家航天局首次月球探测任务昆明探测活动分批升空。
探月工程“嫦娥四号”共搭载1731名航天员,包括中国探月工程“嫦娥五号”的3名航天员,3个二级指标是巡视器+返回舱,3个三级指标是“进深”“出重”和“从深”。
(图源:央视新闻)
(图源:央视新闻)
“嫦娥四号”探月任务中,国家航天局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共计安排3位技术骨干参与,分别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刘桂兰、航天员系统总师李逸旻、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郭继红。这是3位技术骨干自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担任“嫦娥四号”任务之后首次集体出征。此前,航天员系统已经有过长达14个月的航天员出征,2021年下半年,航天员系统还将有3位航天员出征。
《白皮书》指出,“嫦娥四号”任务的任务目标为:探月工程立项实施后,按照任务指令,航天员要做好高位平台、生空间与空间组合器的研制与建设,开展近地附着轨道卫星、快速与爬升工具、低温试验装置等产品研制,推进地面应用与近地应用系统的科学实验。此外,还要完成地面站、实验区、近地小行星的搜寻,发射月球车和月球垃圾船等关键技术验证,构建国家太空实验室体系,开展太空基础设施建设,逐步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,开展国际交流合作,进一步推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。
今年的科创板将有“5G通信”等重大突破
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科技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根本出路”。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